当前位置: 首页 > 国际期货

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盘点史

时间:2025-07-07浏览:294

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盘点史:回顾股市波动中的历史时刻

香港恒生指数作为亚洲金融市场的晴雨表,其波动历来受到全球投资者的关注。自1969年成立以来,恒生指数经历了多次大跌,每一次大跌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、政治和市场环境。以下是对香港恒生指数大跌历史的盘点。

1. 1973年恒生指数大跌

1973年,全球股市经历了严重的熊市,香港恒生指数也未能幸免。在1973年1月至12月期间,恒生指数从1774点跌至295点,跌幅高达83.4%。此次大跌主要受到全球石油危机、美元贬值和股市投机过度等因素的影响。

2. 1987年黑色星期一

1987年10月19日,全球股市迎来了著名的“黑色星期一”。在这一天,香港恒生指数从2249点暴跌至1640点,跌幅高达27.5%。此次大跌是全球股市历史上跌幅最大的一次,主要原因包括美国股市的暴跌、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以及香港本地股市的投机行为。

3.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

1997年,亚洲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,香港金融市场也受到了严重冲击。在1997年10月至11月期间,恒生指数从12800点跌至6800点,跌幅高达47.4%。此次大跌主要受到泰国、印尼、马来西亚等国家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动荡,以及国际投机者的做空行为。

4.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

2008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香港恒生指数也遭受重创。在2008年10月至11月期间,恒生指数从29400点跌至10400点,跌幅高达64.4%。此次大跌主要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,以及香港本地股市的投机行为。

5. 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

2020年,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,香港恒生指数也未能幸免。在2020年2月至3月期间,恒生指数从28800点跌至19300点,跌幅高达32.5%。此次大跌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,以及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。

香港恒生指数的大跌历史反映了全球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。从石油危机到金融风暴,再到全球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,每一次大跌都给投资者带来了深刻的教训。在未来的投资中,了解历史、分析市场、理性投资将是投资者规避风险、把握机遇的关键。

本文《香港恒生指数大跌盘点史》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转发地址:http://www.eiazbs.com/page/15306

友情链接